我們跟癌症的距離,真的很遠嗎?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,每年有超過12萬人確診罹癌,癌症患者越來越多是高齡社會無法忽視的重大議題,然而不論是歐洲皇室或美國演藝界,從體壇到文學界,從政界要角到影視名人,不難發現也有越來越多20、30、40代的青壯年族群罹癌。

  剛懷孕、有房貸、新工作才報到,年輕人一旦罹癌,立即面臨重大人生抉擇,癌症病患平均年齡約60多歲,財團法人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、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資深主治醫師方俊凱指出,「20到44歲的青年癌友僅占總罹癌人數10%,人數少,處境和需求最容易被忽略,」年輕癌友遭遇的不諒解,身邊同儕很少有人有相關經驗,無法感同身受,「孤單、被隔離感,是他們在診間最常跟我分享的感覺。」

  為讓身心都最被忽略的年輕癌友感受支持,心理腫瘤學基金會動員精神科醫師、腫瘤科醫師、護理師、個案管理師、社工師、諮商心理師、臨床心理師、靈性關懷師等八大職類心理腫瘤醫學專家化身YouTuber,針對確診罹癌、治療階段到術後恢復等癌症不同時期的身心適應,提供情緒照顧衛教短片,解決患者及家人朋友各種癌後生活困擾,包括「如何安慰罹癌好友?」、「生病後還可以去上班嗎?」、「怎麼和孩子說媽媽生病了?」等主題,心理腫瘤學基金會YouTube頻道上超過100支影片,能給予癌友跨越時空的雲端專業陪伴,歡迎按讚、訂閱並開啟小鈴鐺接收最新影片更新通知!

  病情為中壯年第二人生投下震撼彈,也打亂了他們的日常與人生規劃,「治療是暫時的,生活是長期的,」方俊凱提醒,青年病友治療後仍應回到常規生活,重新與社會連結。年輕世代善運用社群工具,也對正確醫病知識需求更高,心理腫瘤學基金會特別以品牌吉祥物--章魚「阿咘師(Octopus)」創作衛教漫畫,利用癌友常面臨的情境,月月以有趣的連載漫畫說故事,讓癌友能更輕鬆的接收正向思考模式。

  治療結束進入穩定期後,年輕癌友仍必須面對癌症復發或之前抗癌療程帶來的後遺症,也可能面臨其他共病甚至是第2個癌症再來敲門。方俊凱解釋,「後續追蹤、對病情充滿未知會是癌症患者長期情緒壓力的來源。」心理腫瘤學基金會也創新推出阿咘師原創Line貼圖【章魚阿咘師 溫暖陪伴篇】,特別設計多款富含情緒感受的貼圖,包括「I'm worried.」、「I'm afraid.」等,希望能鼓勵民眾正視情緒、進而能勇於抒發情緒。

  心理腫瘤學基金會希望透過從線上延伸至實體、從個人開展到團體等活動,鼓勵民眾因癌病說不出口或難以言喻的情緒,能在多元的體驗中釋放,學習感受當下自己「心靈」的狀態,覺察日常生活中的支持和陪伴無所不在,重新打造屬於自己的癌後新生活模式,方俊凱期許,「心理面有專業團隊支持,年輕人漫長人生歲月『與癌同行』的勝率也會提升。」讓心理腫瘤學基金會成為你抗癌路上隨時陪伴、24H不打烊的專屬後援!

# # #

  財團法人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創立於2013年,深信「癌症病人的情緒照顧,如同身體症狀一樣需要被重視」,關注罹癌者不同治療階段的心理需求,引進國際趨勢,積極推廣「心理腫瘤醫學」。透過病友心理服務、醫護教育訓練、宣導及公衛倡議,結合臨床醫療與實務資源,提供癌友及其家屬社會心理支持,期待降低癌症病人的情緒困擾,在身體、心理及社會三方面支持下,達成照護癌症病患心理,順利進行正規治療並提高生活品質的目標。

# # #

更多心理腫瘤學基金會資訊:

財團法人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

電話:02-2809-5200

地址:新北市淡水區民權路75號11樓

官網:https://rink.cc/zhg3v

FB:https://rink.cc/j4k6g

捐款頁面:https://rink.cc/nt9ya



相關連結:

新聞源:店家日報聯播網站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izB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